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今天在中國國際石油石化企業高峰論壇上首次公開表示: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對制定石油儲備以及石油儲備量有自己的判斷做法。
緊急情況下戰略性石油儲備是保護可能發生的短期石油供應波動的最有效的途徑。據悉,依據國際能源署協約規定,它的成員國應該建立和保持起碼相當于90天石油凈進口的戰略性石油儲備。目前在亞洲,日本、韓國符合并超過了這一標準。
張國寶說,中國經濟出現了快速增長,能源資源需求成長幅度加大,但從根本上看,我們的國情既不同于日韓更不同于歐美。在石油供應的總體方面,中國的總資源量是豐富的,可以從國內獲得2/3的原油保障。
目前,美國每天消費世界1/4的石油,其中50%以上要依賴進口。據悉,為了減少對海灣地區石油的依賴,美國耗時近10年建立了一個可供158天使用的強大石油儲備體系。
據張國寶披露,截至目前,中國總資源量中,原油達到1221億噸,天然氣達到47萬億立方米。在最終可采量上,原油為140-160億噸,天然氣為10-15萬億立方米,煤層氣為30萬億立方米。而目前可采資源探明率,原油是40%,天然氣是20%。未來勘探潛力很大。
有爭論認為,今年中國大舉進口原油,較去年同期增加約40%,這不一定反映真實的需求。而海外不少專業分析師猜測推斷,其動機是中國政府要求國有石油公司維持庫存。而按照JP摩根此前的估計,從2003年初以來,中國可能已儲備最高達2.85億桶的石油。
據悉,中國建立戰略石油庫存的第一步正在進行,并將于明年開始儲備工作。
|